中國有幾句古話叫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」、「親兄弟明算帳」、「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」。說得明白直接,卻也包含了一些原則。
中國有幾句古話叫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」、「親兄弟明算帳」、「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」。說得明白直接,卻也包含了一些原則。金錢,從經濟學上講它是有價值的,是等價交換物,可以用它買到你想要的。
金錢代表著財富,代表著一定的社會地位。不過這不是這「借錢」的真正意義上的解釋,因為金錢有著自身的心理學意義。
關於借錢的態度
很多人因為借錢沒有借到而讓自己產生了很多懷疑,內心也產生了一系列的苦惱。我跟他關係還行,為什麼他不借給我?是不是把我當朋友?是不是不相信我?然後,借不到了,自己覺得這個人不怎樣,我不會再跟他聯絡了。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心理變化呢?
借錢,這事吧我們還需要理智地去對待,不管是借的人還是給的人。你借不到,自己不舒服;你借到了,別人不舒服。那麼怎麼做呢?
從借錢看金錢的心理學意義
第一,我們要知道,「借你是情分,不借是本分」。如果有人借錢給你,要懂得感恩,因為別人不欠你什麼,所以一有錢馬上還上。做到讓別人信任你。如果別人不借你,也不要感慨人心世態什麼的,那是別人的本分,或許他也有不便。
第二,如果別人找你借錢,你需要量力而行,依據實際情況和自己內心。有餘錢,而且願意借,那就借。若有餘錢,心裡不願意,那就不借。千萬不要被現實的道德所束縛住,切莫打腫臉充胖子,搞得自己跟別人都不好受。
第三,金錢不管從現實意義還是心理學意義上都對人影響不小。借還之間應該彼此說明白,做到言而有信。
第四,想提醒各位的是,金錢與人的情緒、情感有著密切的聯繫。借錢對雙方的情緒、情感影響比較大。所以不要試圖利用借錢這樣的方式去測試或試探你身邊的人,那樣你痛苦的機率是非常大的。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金錢,發現金錢不僅能夠引起人們正面的(自由、愛、安全等等)的情感,同時也能夠引起負面的(不信任、失敗、不充分感等等)情感。因此,對於人們來說,金錢的心理社會意義要遠遠超出其現實的經濟意義。
「君子愛財」這表明了人都是對金錢有所追求的,而人們追求金錢的目的在哪裡呢?就在於人與金錢關係有著密切的心理因素——購買力、安全感、愛和自由。不過,令人遺憾的是人們會因為金錢而產生一些如虛偽、表裡不一以及說謊等各方面的表現,所以不難理解在借錢的時候,說謊了。而且,人對金錢的態度與情感之間也有著重要關係。與生活的其他方面相比,金錢的重要性僅次於愛和工作。所以,人與人交往過程中,會把自己與他人在金錢方面算的很開,有著「親兄弟明算帳」的習慣。人們往往一旦聯想金錢就會產生情緒,這些情緒先後為焦慮、沮喪、生氣、無助、幸福、嫉妒等。
心理學上有一項關於人對金錢態度的研究,發現人們在心理上對金錢的看法有五個關鍵的因素:
1、權利與聲望,以金錢來影響他人,視金錢為衡量成功的工具;
2、節省時間,對未來經濟狀況做完善的規劃;
3、信賴度,對有關金錢的事物保持著懷疑和不信任的態度;
4、品質,相信金錢可以換取比較優質的產品和服務;
5、焦慮,金錢既是焦慮的來源,也是避免焦慮的方法。
所以,總得來說人們對於自己的錢看得還是比較重要的。這樣不難理解「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」的含義,我借給你是看在情面上,你要有錢了就趕快還給我,因為我害怕焦慮,內心需要安全感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千萬莫要因為錢的關係而失去其他東西,或許別人借不了你錢,卻在別的地方幫助你。你要知道,畢竟這是個崇尚物質的社會。